新聞資訊
“四化”繪就中藥發展藍圖
1970-01-01
中醫藥是我國和世界醫藥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歷來受國家高度重視。不久前,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而《中醫藥法》的實施,也從法律層面明確了中醫藥的地位、發展方針和扶持措施,中藥工業現代化、國際化、標準化、大眾化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在這一背景下,哪些領域將產生重大變革?
大品種“二次開發”引領現代化趨勢
《中醫藥法》“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傳統中成藥”,這意味著利用循證醫學、臨床流行病學等現代化手段對現有中成藥進行研究,將受到法律條文的保障。
目前,中藥中有270多個過億的大品種,銷售總額已經占據了中藥市場50的份額,積極推動中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工作也就成為當前中藥科技創新的重點。
中藥國際化應用和傳播進程不斷加快
里約奧運會、G20峰會都出現了中醫藥熱的現象,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認可度顯著上升。《中醫藥法》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為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構建起一條中醫藥“健康絲綢之路”。隨著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藥產品將以藥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種方式在沿線國家進行注冊,不斷完善銷售渠道,形成知名品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在中藥國際標準體系制定方面,中國已經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個中醫藥中心,同時積極制定國際標準,促進國際中醫藥規范管理。
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推動全鏈條標準化
《中醫藥法》實施后,中藥材從源頭開始的追溯體系、閉環流通即將建立。
一方面,《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中藥材規劃》)中提出建設25個集初加工、包裝、倉儲、質量檢驗、追溯管理、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配送于一體的中藥材倉儲物流中心。
另一方面,商務部牽頭研制成功了中藥材氣調貯存養護技術并制定了《中藥材氣調貯存養護技術規范》。此技術和規范將為實現從產地到市場再到使用終端的全鏈條質量可控創造條件。
醫保、社會力量投資推動中藥大眾化
《中醫藥法》規定“將符合條件的中藥飲片、中成藥和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在新版“醫保目錄”中,中藥數量增加至1237個(含民族藥88個),在醫藥總類中占比提升至48.9,推動中藥納入醫保將大幅度提升中藥的大眾化程度。特別對于中藥飲片來說,納入醫保目錄、不占藥占比、不取消醫院加成是一個替代其他藥品市場份額的好機會。
另一方面,國家支持社會力量投資中醫藥事業。社會資本迎來政策商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藥企業在各類證券市場市值已突破萬億,并在迅速增長中。隨著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中醫藥事業的大眾參與程度將大幅提高。